我爱文学网

第88章 改革 (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我爱文学网】地址:www.sslingerie.net

苏文仔细地翻阅着手中的书卷,然后开口问道:“嬴政,你怎么看待现在大秦的教育和用人情况呢?”

嬴政听到了苏文的提问,稍微琢磨了一下才回答:“国师说的是识字教育和选拔官员的规矩吧?”

苏文轻轻点头:“你这么理解也没错。”

嬴政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秦朝以法治国,遵循“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意味着民间不能私自办学,教育全靠官方。

除了文职官员,民间几乎没人懂得文字。百姓要学习,只能向政府官员求教,官员同时担任教育和行政的职责。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舆论,控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后来的焚书坑儒更是一把火烧掉了除了秦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经典文献,虽然在短期内抑制了各种思想,但也埋下了更大的危机。

官员的选拔方式也很直接。秦朝初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六国,官吏主要来自战功显赫的将领和出谋划策的文臣,还有一种推荐制度。

在秦国统一前,推荐制度就执行得很好

。有才能的人经别人推荐,通过国君考察,一旦被认可,就能得到高官厚禄,甚至平民百姓也能一步登天,成为丞相。这也是韩信能直接成为大将军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征辟制度和纳赀制度。征辟制度就是聘请贤能,朝廷通过征召民间有名望、德行或有一技之长的人为顾问或委以重任。

叔孙通就是通过秦始皇的征召成为博士的,不过这里的博士与后世的学位不同,更像是一个官职。

纳赀则是交纳一定粮钱以获取官职,通常在国家需要大量资金时实施,类似卖官鬻爵。

这种情况在秦朝并不罕见。

中央对官员实行年度考核,通过上报政绩,朝廷掌握官员的表现,据此给予奖惩。每三年有一次大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升迁、罢免或留任,均由朝廷统一决策。

然而,这些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容易导致任人唯亲。官员有权推荐,人之常情,他们往往优先考虑亲近之人,于是不少无能之辈占据高位,不仅无所建树,还可能引发麻烦。

民间有才华的百姓,如韩信、张良,因身份地位限制,难以得到重用。

畸形的教育制度更是阻碍了大秦的发展。

在苏文看来,教育应该是开放的,而非束缚。

虽然这些措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师傅,你先上! 变身成朵莉亚,我成了主角辅助? 荒隙 嫁为人妻的千金校花被调教成堕落的欠肏肥臀母猪 抱错崽崽三岁半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试婚司(NTR、高H、古言)